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信园春晓(信园耕夫) 诗词博客

交流·友谊·进步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原创】七言绝句56法习作(21-30法)·十首  

2016-10-02 08:43:34|  分类: 信园春晓诗词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【原创】七言绝句56法习作(21-30法)·十首 - 信园春晓 - 信园春晓(信园耕夫)  诗词博客

七言绝句56法习作(21-30法)·十首
(平水韵)

作者/信园春晓 
----------------***----------------
   

 
【21习作】七绝·春夜听雨/信园春晓


 
江南四月雨飘零,苔染门阶雾掩庭。
 
昨夜檐流频敲叶,不知枕上几人听?

——第21法:第四句皆用“不知”二字作起,以用作诘问语,故其后必缀以“何”、“谁”、“无”、“几”等字。如唐李白《客中作》:“兰陵美酒郁金香,玉椀盛来琥珀光。但使主人能醉客,不知何处是他乡”;宋邵雍《天津感事》:“阳乌西区水东流,今古推移几度秋。四面远山长歛黛,不知终日为谁愁”。



22习作】七绝·红楼梦碎/信园春晓

 
亭台叠影每迷城,风月繁华总枉情。
 
尽醉红楼终日梦,不知大厦一朝倾。


——
第22法:第四句虽冠以“不知”二字,而却非问语,故不用“谁”、“何”、“无”、“几”等字。如唐李商隐《夕阳楼》:“花明柳暗绕天愁,上尽重城更上楼。欲问孤鸿向何处,不知身世自悠悠”;清周准《蝴蝶词》:“万花谷里逐芳尘,自爱翩跹粉泽新。多少繁华任意恋,不知只是梦中身”。



【23
习作】七绝·有感领导题诗/信园春晓

走马参观每所思,挥毫一气乱题诗。
双规之后成谈笑,几个官人有自知?

——第23法:只第四句作诘问语,或但用“谁”、“几”、“何”、“无”等字,或兼用“知”字于其句首。如唐李贺《南园》:“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。请君暂上凌烟阁,若个书生万户侯”(若个:谁,那个);唐张继《与贾岛闲游》:“水北原南草色新,雪消风暖不生尘。城中车马应无数,能解闲行有几人”。


 
 
【24习作】七绝·梅香/信园春晓

 
大雪纷飞过短墙,小园一夜试银妆。
 
忽来清气侵心腑,知是梅开暗送香。

 
——第24法:第四句用“知是”或“知有”、“知在”二字冠之,而第三句则必预言其所以知之之故也。如宋俞桂《溪流》:“云脚才行又复开,一声隐隐只空雷。家僮忽报溪流涨,知是前村落雨来”;宋晁冲之《夜行》:“老去功名意转疏,独骑瘦马取长途。孤村到晓犹灯火,知有人家夜读书”。


 
 
【25习作】七绝·归隐/信园春晓

 
世事纷纭乱绪牵,人情冷暖总关钱。
 
不如归去江湖后,一叶扁舟钓雨烟。

 
——第25法:第三句以“不如”或“不及”、“不似”、“输与”、“输他”等字作起,所以见彼此比较之意也。如宋陆游《看梅归,马上戏作》:“江路疏篱已过清,月中霜冷若为情。不如折向金壶贮,画烛银灯看到明”;金刘昂《吊李仲坦》:“文章巧与世相违,身后新恩事已非。不及萋萋原上草,一番春雨绿如衣”。


 
 
【26习作】七绝·庚寅秋再宿兰州/信园春晓

 
又见金城月一团,秋窗独对夜初阑。
 
垂光不及家山好,霜色离离入梦寒。

 
——第26法:亦于第三句用“不及”、“不如”、“不似”等字,以见比较之意,特此二字不用在第三句首,而用在三四二字,斯与前一法稍异耳。如唐王昌龄《长信秋词》:“奉帚平明金殿开,且将团扇暂徘徊。玉颜不及寒鸦色,犹带邵阳日影来”;宋陆游《杂感》:“故旧书来问死生,时闻剥啄叩柴荆。自嗟不及东家老,至死无人识姓名”。


 
 
【27习作】七绝·桑葚/信园春晓

 
八月桑阴护夏檐,枝间紫葚粒相黏
 
重尝却有青酸味,不似儿时忆里甜。

 
——第27法:为第三句与第四句作比较者,故“不及”、“不似”、“不如”、“不比”、“输与”等字,用在第四句之首。如唐李白《赠汪伦》:“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。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”;明解缙《赴广西别甥彭雪路》:“多情为我谢彭郎,采石江深似渭阳。相聚六年如梦过,不如昨夜一更长”。


【28习作】七绝·读《阿Q正传》/信园春晓

 
阿桂人嫌又可怜,每思胜利舞钢鞭。
 
临刑笔下留遗憾,画押不如鸡蛋圆。

 
——第28法:只第四句前后自为比较,故“不似”、“不如”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。如明张羽《题陶处士象》:“五儿长大翟卿贤,彭泽归来只醉眠。篱下黄花门外柳,风光不似义熙前”;明龚诩《与王忠孟登玉峰共饮春风亭》:“山水千重复万重,少年相别老相逢。春风亭下一杯酒,山色不如人意浓”。


 
 
【29习作】七绝·游乌衣巷忆刘梦得/信园春晓

 
朱雀新桥暮霭浓,乌衣旧巷燕无踪。
 
分明记得刘司马,曾遣诗怀吊古悰。

 
——第29法:以“分明”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。如唐张祜《听筝》:“十指纤纤玉笋红,雁行轻遏翠弦中。分明似说长城苦,水咽寒云一夜风”;宋杨万里《龙山送客》:“念念还乡未得还,偶因送客到龙山。分明认得西归路,又是回车却入关”。


 
 
【30习作】七绝·早春/信园春晓

 
长河冰裂夜寒声,犹报春风已启程。
 
晓见南檐阶石下, 分明点点绿苔生。
 
 
——第30法;以“分明”二字著在第四句首者。如唐王昌龄《长信秋词》:“真成薄命久寻思,梦见君王觉后疑。火照西宫知夜饮,分明复道奉恩时”;明童承叙《宫词》:“三三两两不知愁,结束罗裙学打球。傍晚忽闻仙乐近,分明只在殿东头”。






----------------***----------------

图片
秋荷
图片
爬树
图片
桑葚


手机自拍图片·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诚谢原作者

-------------------***-----------------

临屏唱和 交流切磋 增进友谊 弘扬国学



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18)| 评论(2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